中国信保“救驾”助企业摆脱困境
| ||||||||||||
M公司是深圳一家出口导向型高科技企业,其产品主要销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结算方式多为赊销。金融危机爆发后,M公司切实感受到了出口收汇的风险,主动向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咨询、投保了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货物出运后,深圳分公司和M公司定期会谈,积极关注该公司土耳其买家风险情况,并制定了完善的信用保险管理方案。 2009年初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土耳其买家财务状况急剧恶化,偿付能力出现严重问题。M公司在得知买家偿付能力出现问题后及时向深圳分公司报损并提出索赔。在M公司报损后,深圳分公司积极介入海外调查,通过多种渠道全面了解该土耳其买家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并勘查了该买家的经营及财务状况,指导保户积极防范风险,采取减损措施,避免损失扩大。在各方积极推动下,该买家同意实施债务重组安排,随后中国信保指导M公司全面参与买家重组计划,经过相关各方多轮商务谈判,土耳其买家最终提供了债务重组方案,确认了对M公司的债务,中国信保则按照保单约定及时向M公司支付了过百万美元的赔款。 事后,M公司负责人感慨万分地表示,如果没有及时收到该笔赔款,M公司资金流可能断裂,后果不堪设想。通过此次赔案,M公司更加充分认识到中信保的信誉和诚信,并推荐很多同行业企业了解、使用中国信保的相关产品和服务。 作为中国惟一一家经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金融机构,中国信保不仅全程跟踪企业风险管理过程,更在企业出现出口收汇风险时及时理赔,让企业免受重大损失,提振他们“走出去”的信心。 企业风险骤增信保迅速理赔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市场买家拖欠、拒收和破产的风险明显加大,出口收汇风险成为外贸出口企业面对的最大外部风险。此时,中国信保的及时赔付往往是企业的惟一希望,每当拿到理赔款,很多企业主都感激不已。”在谈到信用保险对出口企业的重要性时,深圳分公司业务管理处的王帅自豪地告诉记者。 王帅坦言,几天前发生的迪拜财务危机加剧了市场对主权风险水平恶化的疑虑和担心。虽然全球经济有一定复苏的迹象,但国际市场的不稳定因素仍然继续存在,企业出口收汇风险仍然不容忽视。他表示,目前企业的出口收汇风险主要集中以下两大个方面: 一是商业风险——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曾经的国际一流银行,以往信誉良好的买家频繁陷入困境,甚至连风险相对较小的信用证结算业务也受到极大的冲击,国外买家及银行偿付能力的不断恶化,导致一些出口企业“无订单可接”;而随着海外市场信用风险的增加和贸易保户主义的抬头,导致很多出口企业“有订单不敢接”;受国外进口商及其融资银行流动性不足的影响,国际贸易融资困难加剧,导致一些企业“有订单无力接”。 二是政治风险——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根据世贸组织今年春天的研究表明,30个国家在此前6个月内采取了100多项限制贸易的措施,且大多针对中国企业。由于贸易救济措施涉及的出口企业较多,波及面较广,且容易在其他进口国产生连锁反应并引发效仿之风,因此未来风险或有抬升的可能。 王帅表示,出口企业若购买了信用保险,在发生风险的时候,经过核实案情无误,企业就将得到中国信保最高比例达90%的赔偿,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据了解,2008年以来,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收到出口企业通报海外买家拖欠货款、破产倒闭的案件同比增长230.5%,尤其2008年下半年及2009年初,报损案件更为集中,且超过百万美元以上的大额案件数远超历年。针对报案多、大案多的理赔形势,深圳分公司进一步简化理赔程序,提高理赔效率,出险后积极提前介入,充分发挥海外的追偿网络对买家形成牵制力,会同出口企业与海外买家谈判,帮助企业进行欠款追收,支付赔款同比增长132.2%,平均结案时间同比缩短近10天,充分发挥了损失补偿功能,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被出口企业称为“负责任的值得信赖的好朋友”。 提高效率建立全程服务机制 投保客户在发生风险后,可及时向中国信保提出报损及索赔,保户报损后,中国信保即介入海外调查,最大程度地减损,待保户提出索赔后,中国信保则根据海外调查,依据贸易合同及保险合同核实权利义务关系后即可定损核赔。 为提高理赔效率,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还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理赔效率,实施了绿色理赔通道服务,启动见索即赔及简易赔付程序,切实提高理赔效率,并力争保持理赔“零”投诉,对于未纳入出口信用保险投保体系的企业,继续在信息咨询、海外商账追收、风险管理上提供一系列专业而周到的服务。 中国信保不仅着重出险后的理赔,更加注重全程风险监控服务,切实协助企业及时排查和防范收汇风险。王帅认为,中国信保更愿意把理赔流程视为一个良性的大循环,而非单纯的线性关系,从订单—承保—报损—索赔—定损核赔—追偿—订单,这是一个动态的促进过程。 提供优质增值服务一直是中国信保孜孜的追求,深圳分公司结合客户的特定情况,通过风险信息预警,定期和企业开展从事后理赔看前期风险防范专题案例讲座等多种形式,深入浅出阐述国别风险、行业风险、特定买家的风险及损因等方面特点;开展国际货物销售合同重点条款解读等一系列法律合规讲座,为出口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建议,帮助企业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此外,中国信保还具有其它类型保险公司不具备的独特优势——第一时间向出口企业提供海外经济体和具体买家的负面消息,并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商会、行业协会通报,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联动形成合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更好地帮助出口企业进行海外买家资信调查,防范未然。 王帅告诉记者,公司每年年底都会对外发布新一期的《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对全球近百个特定国家的基本信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市场机遇与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予以评级。报告预测的发展趋势大都为后来的实际情况所验证,是国内企业掌握国际商机、进军国际市场、规避贸易国家风险的指南,为企业正确判断海外市场的风险变动及时提供信息支持。 保存单证开拓视野防范风险 虽然企业在出险后有信用保险做“后盾”,但也要以开放的心态认识国际贸易的相关风险,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和中国信保双方合力获得共赢。 王帅表示,出口企业在索赔时应提交能证明贸易债权债务关系的合同,商业发票、报关单、提单,往来函电及委托代理协议等单证材料,以便及时获得理赔款。此外,他还建议出口企业清醒地认识到树立风险意识的重要性,摒弃固有的观念,认识到即使信用证交易,国外的、知名的及合作很久的大客户也可能存在信用风险,要通过自身及通过包括中国信保在内的相关各方的努力逐步建立起风险防范体系,如建立买家档案、关注海外买家的资本实力及产品销售情况、加强出口应收账款的跟踪催讨、注意完善合同单证、加强货物质量检验等措施,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在当前国际信用风险加大的形势下,中国信保郑重承诺,不缩小保险责任范围,不提高保险基础费率,加快理赔追偿速度,积极为企业提供专业的金融风险管理服务,及时提供海外信用风险预警信息,帮助企业防范出口收汇风险,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风险中蕴藏机遇。对于企业来说,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如果用好用足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便可以在防范出口收汇风险的同时抢占市场、逆市而上,占领未来发展先机。 记者手记 理赔结案时间大大缩短 不惜赔,也不滥赔。这是对中国信保的系列专题采访中,包括王帅在内的几位信保人多次向记者说的一句话。出口信用保险毕竟和一般的保险不同,它保障的是一家企业的交易、货物和资金安全,甚至可能涉及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不到危急关头也不会求助信保海外追账。所以,信保人对企业的理赔要求总是谨慎对待,只要确认债权关系、单据齐全、交易不存在疑点,总是尽力寻求赔款的理由。在这种信心危机、信用危机和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同时发生的情况下,出口信用保险已经成为出口企业“负责任的值得信赖的好朋友”。 为了加快理赔处理速度,及时保障企业收款中的损失,信保人进一步简化理赔程序、提高理赔效率,对企业提出的可损索赔案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开通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介入,对符合赔付条件的企业实现快速理赔。损失百万美元以上理赔结案时间与去年同期相比,缩短10天左右。“理赔金额最多可达损失的90%。”王帅这样说。 作为政策性信用风险管理机构,中国信保也没有忽视做好理赔之外的服务工作。身为企业的外脑,信保和企业共同把风险防控好,更讲究事前防范、事后追踪。今年,信保联合商会多次举办“从理赔角度事后看风险防范”讲座,结合实际案例,形象讲解各种风险,给出海外买家的信用等级,让企业对风险一目了然。 此外,中国信保进一步强化风险监控和管控机制,包括国别、行业和特定买家的风险,并加大对欧美国家以及建筑业、零售业、汽车制造业、电信业、能源化工、科技业、服装、玩具、家具等行业信用风险的监控力度,将出口信用风险记录在案,将“有前科”的海外买家列入黑名单,及时向投保企业发出预警。王帅提醒出口企业,风险防控一定要做在事前,千万不能等到发生可损时才考虑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