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客服:400-650-2860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出口信用保险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深圳出口企业信保融资超50亿美元
出口信用保险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
金融行业记者 段雨梅  通讯员 张 琴 
8.jpg
  ●融资难困扰着中小出口企业的发展。

  ■ 金融行业记者 段雨梅 通讯员 张 琴 

    核心提示

    融资难向来是中小出口企业难以逾越的一道“门槛”,特别是去年以来的货币政策收紧,更让企业倍感资金的掣肘。据统计,当前我国非国有经济对GDP贡献高达60%以上,但在全部银行信贷资产中,非国有经济使用的比率不到30%,70%以上的银行信贷流向国有部门。破解中小出口企业的融资困局,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三方合力谋定一个长远之计。在深圳,已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尝试引入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发放贷款的重要依据。而承担着为出口企业护航重任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则利用自身的金融资源和信用资源,通过扩大担保面帮助出口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银保牵手解企业“燃眉”之急

    “欧债危机给出口企业带来两大难题,一是放账交易使得收汇风险上升;二是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受国际经济政治局势动荡、生产成本不断上涨以及银行信贷收缩等因素影响,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受到明显影响。不少中小出口企业无法从银行得到正常贷款,只能忍痛放弃几乎已经到手的外贸订单。

    “面对资金周转的巨大压力,如果出口企业懂得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将可以快速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该负责人表示,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进行融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利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保单进行融资(以下简称信保融资)可提高银行的放款积极性。信保融资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付款人不付款的风险,使得银行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得到保障,减少了银行信贷风险,提高了银行的放贷积极性,从而便利企业获得资金融通。二是降低了企业在银行的授信门槛。出口企业通过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将国外买家的商业风险以及买方所在国的政治风险转嫁给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增加了银行信贷业务的安全度,降低了企业在银行的授信门槛。三是信保融资可为出口企业提高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信保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出口企业摆脱了因抵押、担保能力不足,无法获得银行融资的尴尬局面,为其扩大出口规模,提高竞争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四是可帮助出口企业提前结汇,在缓解出口企业资金压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损失。

    出口企业在利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保单操作融资时,可在货物装船的当天向深圳地区近30家银行申请贷款,最高可以申请应收账款80%的贷款额度。通过此举,出口企业不必再苦等贸易合同中约定的放账期,提前将应收款变现,将资金用于采购原材料、安排生产和下一次出运。

    支持深企融资50亿美元

    利用信保融资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带来了良好效果。据统计,2011年中国信保带动银行为深圳地区的企业融资超过50亿美元。目前,深圳地区大约有20多家中资、外资银行可以为企业提供信保项下融资服务,包括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国家进出口银行、荷兰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

    保单融资案例:

    A公司系生产型企业,年出口规模近800万美元。中国信保通过银行了解到,A公司在是否接受一个海外订单上面临两难。一方面海外订单上千万美元,要求贸易支付方式赊销90天,订单极具诱惑但还款期长;另一方面国内上游原材料供应商要求A公司必须全额支付预付款后备货,备货周期20天。A公司流动资金无法承受备货期加海外买家还款期110天,面临“保海外订单”和“国内银行融资”双重困境。中国信保经过充分了解后,通过该银行介绍主动上门与A公司商谈解决方案。经A公司同意,首先启动海外买家评估程序,评估过程中,中国信保建议银行为A公司先行授信;经过评估,中国信保给出A公司可以为其承担赊销90天应收账款责任的答复,同时银行也为A公司做完授信;中国信保在综合各种信息后,建议A公司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并和银行共同为A公司的出口办理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

    案例启示:

    客户是出口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错过有价值的客户对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是极大的。银保合作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为出口企业解决“有单不敢接”和“有单无力接”的两难困境,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抓订单,转危为安,开拓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加快企业流动资金周转,节约企业流动资金使用量,降低企业整体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优化公司财务报表,提升企业整体信用评级。

文章链接: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2-02/22/content_19359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