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十年 :十年征程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中国与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一笔笔贷款、一张张保单……十年来,从出口到进口,从投资到建设,资金融通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
深圳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海上丝绸之路”要冲,在打造共建“一带一路”枢纽城市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坚实的基础。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公司的驻深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多年来扎根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不断展现担当作为,并取得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2023年9月末,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已支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和投资1039亿美元,累计支付赔款超过7亿美元。此外,还通过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方式,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搭建银保合作平台,十年来已与30多家银行建立了业务合作,引导合作银行向出口企业和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政策性金融,护航深圳新能源企业加速驶入“一带一路”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我国与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并列的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法定政策工具之一,承保的风险涵盖了企业出口贸易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
据深圳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深圳累计进出口2.37万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7961亿元,同比增长13.8%,创同期历史新高。与此同时,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形势变化,外贸企业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贸易往来时面临的各类风险挑战也不断增多。
“我们很多产品想出口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但又担心风险,是中国信保帮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的服务已全面涵盖比亚迪汽车业务、太阳能产品业务、电池储能产品业务、光伏业务以及电子代工业务,为该企业累计承保近30亿美元。
对比亚迪“出海”的支持并非孤例。近年来,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通过持续开展政策优化、产品创新、服务增效等措施,持续加大对深圳新能源业务出口的支持力度,累计支持深圳新能源企业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和投资超过167亿美元。
——撑起企业“出海”保护伞 推动电子信息产品出口
深圳市作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聚集地,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深圳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2.48万亿元,约占全国六分之一。近年来,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深入实施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行动,建立重点企业跟踪服务机制,围绕深圳电子信息龙头企业,主动加强服务对接,大力支持深圳企业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电子信息产品。十年来,累计支持深圳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电子信息产品超过819亿美元,较好地履行了政策性职能,为深圳电子信息企业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高水平经贸合作提供了可靠风险保障。
有着“非洲之王”之称的传音,是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服务电子信息企业“出海”的典型代表。十年来,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为传音开拓非洲、亚洲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保障,其出口投保规模也从2013年双方合作之初的1000多万美元快速攀升至2022年的14亿美元,累计投保规模达数十亿美元。2022年,传音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为11.7%,排名第三,在非洲、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智能机出货量排名第一,在印度智能机出货量排名第六。
——为基础设施建设保驾护航 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
斯里兰卡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科伦坡港是该国境内最大的港口,也是欧亚、太平洋、印度洋地区的世界航海线的重要中途港口之一。几年前,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为科伦坡港口出具了海外投资险股权保单,同时还为中资银行向该项目提供的贷款出具了海外投资险债权保单,合计承保金额超过4.5亿美元。
承建该港口的中国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科伦坡港口城这类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金额大、周期长,如果没有中国信保介入,投资方很难独自承担相应的风险。出口信用保险不仅让企业在海外投资时无后顾无忧,同时还保障了融资银行贷款的风险,保证该项目可以顺利获得融资。
据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负责人介绍,2013年以来,该公司通过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方式推动的海外电信、港口、集装箱船租赁、铀矿投资、光伏、燃气轮机电站等共建“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涉及承保金额已超过76亿美元。
——广泛深入参与“全球南方”电信基础设施建设, 助“信息丝路”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随着我国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5G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加快了共建“一带一路”新型基础建设的步伐,改善了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生活质量。在此背景下,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大力支持华为、中兴广泛并深入参与“全球南方”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为共建“一带一路”电信项目量身定制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展本币融资、人民币融资业务,丰富了融资币种多元化,向发展中国家电信项目提供了巨额低成本资金,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电信项目实施,也有效减轻了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
十年来,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通过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和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支持深圳电信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电信业务金额超过647亿美元,惠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11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助力深圳电信企业在超过一半的全球南方国家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为发展中国家电信行业发展以及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提升了当地人民的安全感和生活质量。
由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承保的南非TELKOM电信项目,不仅是中国信保在全球范围内首个落地的新兴市场本地币融资保险项目,更是中国信保大胆创新实践的集中体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中国信保认真研判市场需求与风险,为出口商、业主和融资银行量身打造了风险共担的融资保险架构,成功推动融资银行为项目发放36亿兰特的贷款。
特别是为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避免合同总价封顶,近年来海外的电信运营商与我国供应商签署商务合同时,往往不明确合同金额,而是采用 “框架合同+订单”的新型合作模式。对此,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在系统内率先强化顶层设计,从市场端、承保评审端、保后理赔端等多维度开展创新性变革,加大产品服务创新力度。
针对未约定明确金额的框架合同,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提出可先行展开承保评审工作。项目批复后,在批复有效期内根据实际订单下发情况,再分批出具保单,极大简化了内部流程。
“信保创新了业务模式后让项目审批的时间从数个月缩短到了一周以内,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中兴通讯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自2021年该模式推广以来,中国信保已累计批复支持10余份电信框架合同,授信金额合计超过12.6亿美元,支持电信订单超过220个,承保金额超过11亿美元,涉及泰国、埃及、土耳其等国别。